春节回家,再次被按着头体验了把慢节奏的生活方式。
除此之外,今年能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是,短视频成为了一项乡村级的全民生活方式。除了刷视频,大家还很懂得玩。爬山、看油菜花会粗剪几段视频配个音乐分享;放烟花、看乡村演出时动作娴熟地拿出手机+支架开播……。
以抖音、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了全民级的超级应用,也就意味着客户都在上面,为我们增加了一个触达目标用户的场景。
另一方面,也是一种警示提醒。信息差逐渐被抹平,入场门槛不断下降,行业红利期逐渐消失,企业想要通过短视频获得增长和发展无疑会变得更为困难,内部厮杀的加速不可避免。
如果说2022年短视频赛道的关键词是“内卷”,那么2023年就可以用“惨烈”来形容。
一
除了继续套用那些稍显过时的标题话术、脚本模板方面的技巧玩法,去年在形式上有了技术加持也迎来了一波虚拟人热潮。
即使是这样,各种玩法的生命周期仍是非常短暂,长则三五个月,短则三五天,除非有独立运营团队实时研究跟进,否则这种杀时间的玩法根本无法落地,最基本的一点是运营团队的效率就跟不上。
多数企业更向往的是那种轻量化的玩法,不用写脚本,不用拼演技,不用来回NG,不用介入太深层次的运营力……。
但同样的套路用一两次还能图个新鲜,使用的频率高了用户自然就失去兴趣,这也是为什么红极一时的内容创作者无法延续“流量神话”的原因。
在这种内容快餐文化下,那些所谓的运营技巧、方法更像是一个坑,别人把玩剩下的东西再打包售卖给你,用你的时间成本去帮他们试探那片“未被污染”的市场规模。跑出来了就双赢,你赚钱,他赚名声。反之则……。
有需求就有市场,二八定律永远不会过时。
从新手小白到威震四方的大师,在短视频里只需要2步即可,1个案例+1套包装。
有这么一批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就赚得盆满钵满,爆了几条视频直接跨界做短视频运营导师。尤其是高客单、非标的TO B业务,大家会更重视人脉关系、抱团取暖,短视频运营服务为双方关系搭建了桥梁,年近几万的会员费是双方链接的粘合剂。
说白了,这些所谓的大V就是个包工头,他利用自己的流量去批量接单,然后再分包出去,其实在行业里这种现象屡见不鲜。
个人建议,进入一个非专业领域预留一部分交智商税的钱准没错。当你入坑时才能更淡定,然后及时调整对策继续前行,而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,误事!
当然,部份不堪重卷的厂商也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,殊不知又一把镰刀正准备挥舞着。
二
这里就不去讨论那些宏观的东西,一方面跟普通人没有多大关系,另一方面也不是我所擅长的。
个人认为,疫情这几年对于工业制造行业算是短视频营销的初创期,平台允许各种无规则混打、厮杀、投机行为的出现,在这期间有人一夜暴富、有人功成名就,目的是让更多隔岸观火的人下场体验一把淘金的过程,熟悉环境、找到感觉,再一起干票大的!
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,2023年将是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:成长期。
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“听话照做”,不讲武德就会被几大门派围剿。你得明白平台要的是什么、底线在哪里,一切按照正规的手法操作才有可能不掉队。
下面提供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借鉴。
1、流量复利
截至2022年6月,中国网民数为10.51亿。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,抖音为6.8亿,快手3.9亿,短视频赛道增长红利逐渐见顶,竞争日趋激烈。2023年如何在现有的存量市场上寻找增量才是企业营销破局的关键所在。
我的观点是发挥流量复利的价值,去打造品牌、打造IP。IP必然是2023年短视频运营的重头戏。
在去中心化的机制下,流量不过是个快消品,用一次就要买一次,而且流量成本会越来越高,投放ROI会逐渐走低,只有品牌才是耐用品。
对于一个新入局的企业而言,想在短视频长期制胜,必须加速建立品牌复利的引擎,否则很可能是个昙花一现的生意。
就像抖音推出的铁粉机制、兴趣匹配及其它相关的社交动作,背后指向的都是人。
本质上平台考虑的是如何把流量价值最大化利用,鼓动创作者打造品牌IP去绑定一批高粘度的用户,再利用私域渠道实现流量变现,人货场的商业闭环自然而然就成立了。
2、借助外力
疫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、消费习惯,也改变了企业营销活动的呈现和参与形式。企业自播的兴起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尤其是在疫情放开后的2023年,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短视频赛道抢流量,企业自播的趋势会更加明显。
同样,企业自播的短板也很明显。对于一个新入者,什么经验沉淀都没有的运营团队,凭什么能吃下这些流量?而且论品牌知名度,流量入口都不如已成规模的商家,你的优势又在哪里?大家为什么要看你的直播?
前几天才看了篇推文,说中国人太卷了,中国人历来勤劳勇敢,总是埋头苦干。这也容易让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,有些事情交给别人做或许比自己做效果更好,有些话让别人来讲或许信服力更强。
短视频是一个重承接流量能力和转化能力的生意,而不是流量规模。本身TO B工业行业受众面就窄,很多细分赛道的头部账号也才小几万粉丝的体量,这个时候去追逐粉丝量这些账号数据毫无意义。
千万别想着前期先养号,流量粉丝起来后再考虑变现。我们要想的是让每一个进来的用户都能留下并实现转化,达人种草就可以帮你扩大这块的效果。
说到达人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带货,但这仅限于TO C的产品,TO B的还是得回归到口碑营销的运营逻辑,邀约达人来对产品/品牌进行种草,增加与用户的重复触达频率,提升品牌信任度,从而促进订单转化。
3、抢占搜流
短视频引流获客就3种方式:推流、投流、搜流。前两种是较为主流的玩法,基于兴趣推荐机制下的流量匹配模式,区别在于一个免费、一个付费。
搜流则是在推荐机制下声量被弱化最严重,也是最被低估的流量获取方式。当然,这种现象在2023年将会迎来革新。
搜索流量的价值是远大于推荐流量,因为搜索流量是用户带着需求主动找过来,只要你具备承接的本事就能直接实现转化。
推荐流量就像学生谈恋爱那样,得先走一遍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流程。搜索流量就简单多了,双方带着需求和目的直接上来谈条件,对的上就民政局领证。做短视频需要简单直接一点,不要太绕,不要想着做大网红,要做流量变现。
搜索流量就是去抢占搜索结果页的广告位,原则上来讲,谁铺的内容更多、数量更多,就意味着机会更多。员工矩阵不失为一种低成本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,2023请做好全员短视频营销的准备。
4、高效致胜
短视频运营将会越来越“吃人”。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是一个人负责账号的所有运营工作,这样的团队配置大概率只能解决基本执行层的事情。
随着平台功能、机制的不断调整及成熟,专业化分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,因为能让你跑赢同行的不仅在于你的操盘能力,更在于你的运营效率。用户的忠诚度是越来越低、说翻脸就翻脸,想要吃到短视频的流量红利,必须得团队先行。
但是企业要搭建专门的短视频运营团队,其实很难,投入的成本高、试错的风险也很大,涉及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团队、设备、资源、人脉、流量……。
正如前面说的那样,2023年迈向短视频赛道的成长期,短视频专业化运营又上升了一个维度,在没有团队和经验的条件下,从0到1与专业的运营团队合作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
你负责专业知识、产品能力、供应链能力以及资金等投入,服务商负责用更低的成本让更多的目标用户看到你的产品,促进转化。双方各司其职,让专业的人做回专业的事。